服务热线:18172008000

服务导航
Service navigation
服务导航
导航

新闻中心

news

建筑资讯

建筑资质增项常踩的3个坑,你都清楚吗?
发布时间:2025-04-11    浏览次数:0

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和办理效率,常常在办理建筑资质时会选择几个增项同时申请,虽然出发点是正确的,但是需要谨慎选择,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建筑资质增项常踩的3个坑!

盲目追求数量,忽视维护成本

很多建筑企业在发展初期,总想着 “多一个资质多一条路”,于是一股脑地申请大量资质增项。出发点固然是好的,想承接更多类型的工程项目,扩大业务范围。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:资质维护成本。

随着监管的日益严格,建筑资质核查成为常态。资质增项越多,意味着要维护的人员、材料等就越多。每一项资质都对应着特定的人员配置要求,建造师、技术负责人、专业技术人员…… 这些人员的证书管理、继续教育、社保缴纳等,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而且,一旦人员配置稍有缺漏,就可能面临停工整改的风险,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。

所以,在考虑资质增项时,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实力和发展规划,量力而行。不是资质越多就越好,合适才是关键。

掉进资质合并 “陷阱”


近年来,建筑资质改革持续推进,其中资质合并政策对资质增项的影响不容小觑。以施工专业承包资质为例,建筑装修装饰专包资质与建筑幕墙工程专包资质,在改革后就合并为了一项资质。

如果企业在办理资质增项时,没有及时关注政策动态,仍然按照旧的认知去申请这两项资质,那就很可能白白浪费办理成本。因为改革后,这两项资质已经合二为一,分别申请不仅没有必要,还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和时间成本。

因此,在办理资质增项前,一定要密切关注资质改革政策,及时了解哪些资质会合并、调整,避免掉进这个 “陷阱”。

依据过时政策,信息不对称


资质政策并非一成不变,前几年就出现过关于资质增项的改动。比如,新政策取消了资质增项主项和副项的规定,也不再限制资质增项的申请数量。然而,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新往往存在滞后性,很多过时的政策信息仍然在误导着建筑企业。

要是企业在办理资质增项前,没有向当地住建部门或专业的建筑资质代办公司咨询,而是依据这些过时的信息来操作,就很可能走弯路,甚至导致申请失败。不同地区的政策可能还存在细微差异,所以了解实时、准确的政策标准至关重要。


热门资讯

版权所有:广西正明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 备案号:桂ICP备17006642号-1